- A+
【成语意思】:以:用;教:教育。引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。
【成语拼音】:yǐ fǎ wéi jiào
【成语声母】:YFWJ
【成语年代】:古代成语
【用法分析】:以法为教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【成语结构】:偏正式成语
【成语字数】:四字成语
【使用程度】:一般成语
【褒贬解析】:中性成语
【成语造句】:
1、而要达到国强民富的目的,就必须“明法审令”,实行法制,以法为师,以法为本,以法为教。
2、明主之国,无书简之文,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,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,以斩首为勇。
3、“时移事易,变法宜矣”,韩非要求“废先王之教”,而实行变革,“以法为教”。
4、古人“以法为教,以吏为师”,而今,为祸官员眼里根本就没有法,也不配为师,如此为恶,其官德应判“负数”。
5、到了秦朝时始皇以法为教、焚百家之书,对墨家在内的众多思想流派造成了重创。
6、比如韩非声称“以法为教”,直接把法律视为对民众的规训与惩罚,所以才有民众守法这一说。
7、“故明主治国,无书简之文,以法为教”。
8、商鞅是历史上提出"以法为教,以吏为师"的第一人。
9、中国古代有一个传统,“以法为教,以吏为师”。
10、在法制上他以法家理论为治国指导思想,制订颁布了秦律,并规定了要以法为教,以吏为师。
【近似成语】:
教学相长:教学:教和学;长:促进;增加。教和学互相促进。
教无常师: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师。
教猱升木:教猴子爬树。比喻指使坏人干坏事。
教儿婴孩: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。
教导有方:教育引导很有办法。
【成语来源】:《韩非子 五蠹》:“故明主之国,无书简之文,以法为教。” zxyu.com
【成语接龙】:
以法为教 → 教一识百 → 百代过客 → 客囊羞涩 → 涩于言论 → 论德使能 → 能说惯道
道路藉藉 → 藉草枕块 → 块儿八毛 → 毛骨悚然 → 然糠照薪 → 薪贵于桂 → 桂林一枝
枝分叶散 → 散发披襟 → 襟怀坦白 → 白头不终 → 终始如一 → 一丝不挂 → 挂冠求去
去甚去泰 → 泰山盘石 → 石破天惊 → 惊天动地 → 地平天成 → 成人之美 → 美如冠玉
玉石混淆 → 淆混是非 → 非异人任 → 任其自然 → 然荻读书 → 书符咒水 → 水底捞针
【相关成语】:
带“以”字的成语 | 带“法”字的成语 | 带“为”字的成语 | 带“教”字的成语 |
---|---|---|---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