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【成语意思】:提倡文教,停息武备。
【成语拼音】:xiū wén yǎn wǔ
【成语声母】:XWYW
【成语年代】:古代成语
【用法分析】:修文偃武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政策等。
【成语结构】:联合式成语
【成语字数】:四字成语
【使用程度】:一般成语
【褒贬解析】:中性成语
【英语翻译】:attend to civilian affairs and disband the troops <beat swords into ploughshares>
【修文偃武的近义词】:偃武修文
【成语造句】:
1、陛下初登宝位,未可动兵,只宜修文偃武,增设学校,以安民心遣使入川,与蜀同盟,共分天下,缓缓图也。
2、松绑开渠民富裕,修文偃武国昌荣。
3、另一方面,此时的宋朝积弊已深,并逐渐形成了修文偃武、讳言用兵的风气。
4、为学总须根柢经史,否则道听途说,东涂西抹,必有露马脚狐尾之日。交好中远如严几道、林琴南,近如冒鹤亭,皆不免空疏之讥。几道乃留洋海军学生,用夏变夷,修文偃武,半路出家,未宜苛论。钱钟书
5、那时八龄天子,坐享承平,归马放牛,修文偃武,太常纪绩,颁世禄以报功,胜国搜贤,予隆谥以表节。
6、毓秀钟灵,江山得良材之助修文偃武,人物尽学识之长。
【近似成语】:
武偃文修:文治已实行,武备已停止。形容天下太平。亦作“文修武偃”。
武断专横:武断:只凭主观想象作判断。专横:专制强横。形容凭借权势独断专行,蛮横跋扈。
武断乡曲:指凭借势力在民间横行霸道。
武昌剩竹: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。
武不善作: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。
【成语来源】:唐·薛逢《九日曲池游眺》:“正当海晏河清日,便是修文偃武时。” zxyu.com
【成语接龙】:
修文偃武 → 武艺超群 → 群居和一 → 一呼而集 → 集矢之的 → 的一确二 → 二缶锺惑
惑世盗名 → 名符其实 → 实繁有徒 → 徒乱人意 → 意切辞尽 → 尽入彀中 → 中天婺焕
焕然如新 → 新来乍到 → 到处碰壁 → 壁垒森严 → 严限追比 → 比目连枝 → 枝源派本
本性难改 → 改政移风 → 风中之烛 → 烛尽光穷 → 穷则思变 → 变征之声 → 声音笑貌
貌似强大 → 大雪纷飞 → 飞蛾投火 → 火海刀山 → 山殂水崖 → 崖岸卓绝 → 绝代佳人
【相关成语】:
带“修”字的成语 | 带“文”字的成语 | 带“偃”字的成语 | 带“武”字的成语 |
---|---|---|---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