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所属分类:成语大全
【成语意思】: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军;不暴露目标。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。
【成语拼音】:yǎn qí xī gǔ
【成语声母】:YQXG
【成语年代】:古代成语
【用法分析】:偃旗息鼓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比喻停止斗争等。
【成语结构】:联合式成语
【成语字数】:四字成语
【使用程度】:常用成语
【褒贬解析】:中性成语
【成语分辨】:见“销声匿迹”(1056页)。
【英语翻译】:cease fire
【息鼓偃旗的反义词】:大张旗鼓、重整旗鼓
【息鼓偃旗的近义词】:销声匿迹
【成语来源】: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》:“成都既定,以云为翊军将军。”裴松之注引《赵云别传》:“云入营,更大开门,偃旗息鼓,公军疑云有伏兵,引去。” zxyu.com
【成语接龙】:
息鼓偃旗 → 旗旆成阴 → 阴雨晦冥 → 冥顽不灵 → 灵牙利齿 → 齿牙馀慧 → 慧业文人
人走茶凉 → 凉了半截 → 截镫留鞭 → 鞭不及腹 → 腹饱万言 → 言不谙典 → 典妻鬻子
子母相权 → 权钧力齐 → 齐驱并进 → 进退两难 → 难如登天 → 天经地纬 → 纬武经文
文修武备 → 备位充数 → 数墨寻行 → 行者让路 → 路逢窄道 → 道高望重 → 重理旧业
【相关成语】:
带“息”字的成语 | 带“鼓”字的成语 | 带“偃”字的成语 | 带“旗”字的成语 |
---|---|---|---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