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【成语意思】: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。
【成语拼音】:tuō zhī kōng yán
【成语声母】:TZKY
【成语年代】:古代成语
【用法分析】:托之空言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
【成语结构】:偏正式成语
【成语字数】:四字成语
【使用程度】:一般成语
【褒贬解析】:中性成语
【英语翻译】:blow bubbles <pay lip service to>
【托之空言的近义词】:托于空言、托诸空言
【成语造句】:
1、“他国劝阻,亦徒托之空言,应预筹战守之计。
2、他指出,在传统的中国哲学家中,没有形成"为知识而求知识"的传统,也不重视著书立说,甚至以为"欲托之空言,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"。
3、对于理学,他并不关注其学理层面,而是强调“道学者必在身体力行,见诸实事,非徒托之空言”。
4、我欲托之空言,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。
5、而惜乎宗国之不用宣圣,徒令吾夫子,自壮游以至垂暮,独善其身,托之空言,而未施之行事,以兼济天下也。
6、托之空言,不如见之实行,学习道德模范,贵在知行统一,重在身体力行。
7、“现在倭焰愈炽,朝鲜受其迫胁,势甚岌岌,他国劝阻亦徒托之空言,将有决裂之势。
8、‘我欲托之空言,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,此《春秋》之所以经世也。
【近似成语】:
言简意赅:简:简洁;简练;赅:完备。语言简练;意思完备而透彻。也作“意简言赅”。
言行相符:说的和做的相符合。
言归正传:归:回到;正传:本题或正题。原为旧时小说常用的套语;把话回到正题上来。
言传身教:言传:语言上传授、讲解;身教:亲身以行动教导。一面在言语上传授;讲解;一面在行动...
言不由衷:由:从;衷:内心。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;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;指心口不一。
【成语来源】:汉 赵岐《〈孟子〉题辞》:“仲尼有云:‘我欲托之空言,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。’”按《史记 太史公自序》作“载之空言”。司马贞索隐:“案:孔子之言见《春秋纬》,太史公引之以成说也。空言谓褒贬是非也。” zxyu.com
【成语接龙】:
托之空言 → 言而有信 → 信言不美 → 美意延年 → 年逾不惑 → 惑世盗名 → 名德重望
望断白云 → 云车风马 → 马策西州 → 州如斗大 → 大吵大闹 → 闹闹哄哄 → 哄动一时
时不久留 → 留芳千古 → 古肥今瘠 → 瘠己肥人 → 人天永隔 → 隔三差五 → 五陵英少
少年老诚 → 诚心正意 → 意切辞尽 → 尽入彀中 → 中天婺焕 → 焕然如新 → 新益求新
新益求新 → 新益求新 → 新益求新 → 新益求新 → 新益求新 → 新益求新 → 新益求新
【相关成语】:
带“托”字的成语 | 带“之”字的成语 | 带“空”字的成语 | 带“言”字的成语 |
---|---|---|---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