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【成语意思】:谓尽忠为国。
【成语拼音】:gōng zhōng tǐ guó
【成语声母】:GZTG
【成语年代】:近代成语
【用法分析】:公忠体国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【成语结构】:联合式成语
【成语字数】:四字成语
【使用程度】:一般成语
【褒贬解析】:褒义成语
【成语造句】:
1、钦封飞虎大将军、一等忠武公杨致,公忠体国,武勇仁义,实为大夏屏藩之良臣。
2、事实上,他也看出来史可法身边能用的武将人选实在是少的可怜,一群副将参将都是碌碌无为之辈,不要说智略双全公忠体国了,就是他这样的“勇将”。
3、诸位大人,诸位公忠体国,忧国忧民,皇上是知道的。
4、哲宗朝宰相范纯仁是范仲淹之子,公忠体国,为人正直,因受章等迫害贬谪永州,历经磨难。
5、王公公话虽惊世骇俗,却是公忠体国之言。
6、天南郡节度使,张慨陈,公忠体国,战绩彪炳,政绩斐然,特封为镇南候,节度天南郡一切军政事务。
7、衅端既开,仓皇无措,迁延日久,群议蜂起,有的专矜意气,有的专便私图,既少切中窍要之论,也无公忠体国之心,忽剿忽抚,迄无定见,以致酿成目下的局势。
8、官家他这几日经常念叨相公,说若没有相公这样公忠体国之臣在朝中辅佐,他这日子当真不好过。
9、皓素来便佞,见宠后主,惟畏一公忠体国的董休昭休昭即董允字。
10、翁中堂公忠体国,如今国朝内忧外侮,中堂深为忧虑,常常为思治国良策而夜不能寐。
【近似成语】:
国中之国:指一个国家内不受中央政权统辖的政权或地方
国之干城:干城:批御敌的武器和工具,这里比喻捍卫者。国家主权的捍卫者。
国事蜩螗:蜩螗:蝉鸣扰人。形容国家处于纷乱不堪的状态
国色天香:原指牡丹花色香俱佳;后又指女子容貌出众。
国困民穷:困:贫困。指国家贫困,人们穷苦
【成语来源】:郭沫若《奴隶制时代·〈侈靡篇〉的研究》:“办外交的人有私心是不行的,一定要用公忠体国的有才能的人,来办这项国事。” zxyu.com
【成语接龙】:
公忠体国 → 国亡种灭 → 灭门绝户 → 户枢不朽 → 朽株枯木 → 木朽蛀生 → 生死相依
依违两端 → 端倪可察 → 察三访四 → 四时充美 → 美言不信 → 信受奉行 → 行同能偶
偶语弃市 → 市恩嫁怨 → 怨女旷夫 → 夫唱妇随 → 随声是非 → 非请莫入 → 入木三分
分茅锡土 → 土龙沐猴 → 猴年马月 → 月眉星眼 → 眼疾手快 → 快马一鞭 → 鞭麟笞凤
凤枭同巢 → 巢林一枝 → 枝末生根 → 根深蒂结 → 结结实实 → 实事求是 → 是非之地
【相关成语】:
带“公”字的成语 | 带“忠”字的成语 | 带“体”字的成语 | 带“国”字的成语 |
---|---|---|---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