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【成语意思】:诛:杀或惩罚。事先不加教育;出错或犯法就惩罚或杀戮。
【成语拼音】:bù jiào ér zhū
【成语声母】:BJEZ
【成语年代】:古代成语
【用法分析】:不教而诛紧缩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,用于书面语。
【成语结构】:偏正式成语
【成语字数】:四字成语
【使用程度】:生僻成语
【褒贬解析】:中性成语
【英语翻译】:punish without prior warning
【不教而诛的反义词】:仁至义尽、谆谆教诲
【不教而诛的近义词】:不教而杀
【成语造句】:
1、不知者不为过……阳哥你也看古文看得多,总该知道‘不教而诛。
2、不行,不教而诛的事情我不会做,你也不许做。
3、*席说了,我们不搞‘不教而诛‘,招呼我今天打了。
4、大人限他们三个月叫他们戒烟,宽之以期限,动之以厉害,不忍不教而诛。
5、这就违背了罪刑法定主义,无异于法外用刑,不教而诛。
6、西门豹心硬手快,不怒自威,把三老、大巫妪一杀,形势扭转得立竿见影,有法家色彩,于是遭到后代腐儒的诋毁,说他没有以思想教育为主,不教而诛,是不仁啊。
7、对幼儿管教严厉是对的,但也不能不教而诛!
8、,屈民于法,不教而诛,惟恐苛虐稍有疏漏。
9、在这种情况下,就不应当将其不利后果转嫁给公民个人,就在我国这样一个公民法律认知程度不高的国家,尤其应当避免不教而诛,应当通过普遍而深入的法制,提高公民的法律认知程度。
10、对孩子的教育,切不可不教而诛。
【近似成语】:
诛心之论:诛:惩罚。指不问罪行,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。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。
诛求无已:勒索榨取;没有止境。(诛求:苛求;勒索;已:停止)。
诛求无厌:指勒索、榨取;没有满足的时候。厌:满足。
诛尽杀绝:杀得一个不留。诛:斩。
诛暴讨逆:讨伐凶暴、叛逆之人。诛:讨伐。
【成语来源】:先秦 荀况《荀子 富国》:“故不教而诛,则刑繁而邪不胜,教而不诛,则奸民不惩。” zxyu.com
【成语接龙】:
不教而诛 → → 诛故贳误 → → 误人子弟 → → 弟男子侄
【相关成语】:
带“不”字的成语 | 带“教”字的成语 | 带“而”字的成语 | 带“诛”字的成语 |
---|---|---|---|